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 扛著鋤頭,挑著有機肥,這些天來,景寧畬族自治縣外舍管理區(qū)王金垟村的低收入農戶雷志元已忙著整理自家的2畝荒地,“村里的農貿綜合市場下個月就建好了,以后在家門口就能賣菜,再也不用跑縣城里了,我也多整些地出來種菜?!?/p>
據(jù)了解,該市場是省財政廳與該村結對幫扶的富農強村項目之一,總投資127萬元。“市場里有固定的客源和批發(fā)銷售渠道,后顧之憂沒了,村民致富信心足了,也更敢擴大種植規(guī)模?!贝逦魅卫组_明樂呵呵地說,這樣一個項目便能惠及70余戶菜農,占全村近四分之一。
“一部分攤位是專門提供給低收入農戶,而另一部分拿來出租為集體開辟收入來源?!笔∝斦d派駐王金垟村指導員胡曉斌告訴記者,市場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增加近5萬元的收入,村集體經濟就可徹底改觀。
說起這個市場,雷志元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跑縣城賣菜,也不一定能有什么好價錢,有時還不夠貼車費,現(xiàn)在光是來回縣城的路費一年就能省下1000多元呢,我是打心底感謝省財政廳?!?/p>
像王金垟村一樣,從2008年至今,省財政廳共結對幫扶了小金洲、敕木山、三支樹及包鳳等5個畬族村,并為每一個村量身定做強村富農路線圖,一個個被當?shù)卮迕穹Q為“金飯碗”的惠民工程落地生根。
“惠民項目立足于集體,變輸血為造血,也只有這樣村集體經濟才會有活力,農民普遍增收致富也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胡曉斌說,四年來省財政廳共投入五百多萬元,為5個畬族村實施了竹林道、村莊整治、惠明茶基地建設等大小近三十個惠民項目,平均脫貧率達到了87.44%。
連日來,鶴溪鎮(zhèn)包鳳村村民雷忠信駕著摩托車又趕著去自家的6畝惠明茶基地里忙活開了?!耙郧暗讲鑸@得靠雙腳走個把小時,現(xiàn)在村里修了路十幾分鐘就能到,今年我又多種了3畝。”雷忠信高興地說,早在兩年前還是低收入的他如今每年茶葉收入就有2萬多元。
在包鳳村,像這樣的富農路,省財政廳幫扶一造就是四條?!鞍崖吩斓矫總€自然村的田間地頭,起碼能為村民人均增收500多元?!贝妩h支部書記雷巖深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原來一直發(fā)展滯后的惠明茶產業(yè),現(xiàn)在全村已有1000余畝,年產值就達到了400多萬元。
而對于鶴溪鎮(zhèn)三支樹村來說,結對幫扶這四年,就是翻天覆地的四年,水泥路修通了、產業(yè)基地建起來了、村民變富了、新居住上了,昔日的三支樹變得俏了、靚了?!艾F(xiàn)在城里人都羨慕我們這個村呢,變化這么大,是省財政廳駐村幫扶給我們帶來了新生活!”景寧三支樹村黨支部書記張小寶不無自豪地說。
據(jù)了解,2008年省財政廳幫扶時,這5個畬族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經濟總量只有2000萬元,而到2010年就分別達到了5656元和2930萬元,3年分別增長了66%和40%,昔日的“空殼村”漸成“實心村”。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wǎng)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