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19日
信息來源:
選擇看待困難的好處(2)
邀請他人看到困難情境的好處是件微妙的事情,但一些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它既能轉化普通的日常壓力,也能轉化更嚴重的痛苦。在一項研究中,邁阿密大學的工作人員請人們回憶一段別人以某種方式傷害他們的經(jīng)歷。參與者興致盎然,同時痛苦地想出來很多關于不忠、拒絕、欺騙、苛責和失望的故事。接著,工作人員請他們花20分鐘寫自己的生活因為這段經(jīng)歷如何變得更美好,或者怎么幫他們成為更好的人。從這個角度寫完,參與者對那件事就不那么難過了。他們覺得更寬恕,不再想著報復。他們也不再那么想逃避那個人,或害怕提起那件事。
令人驚嘆的是,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做2分鐘版本的這個思維干預,也能轉化對傷害體驗的看法。在這項由密歇根州霍普學院(我相當了解該學校)進行的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以下練習:
接下來的2分鐘,試著把一個經(jīng)歷當作成長、學習或變得更強大的機會。想想你能從該經(jīng)歷中得到的好處,比如自我了解、洞察或者改善某個關系。當你思考可以從中受益的方式時,努力聚焦在想法、感受和身體反應上。
做這2分鐘反思時,有一臺電子成像儀與參與者相連,它可以檢測面部肌肉的活動。與那些被問到傷害體驗但不尋找好處的人相比,思考了益處的參與者,眉頭更松弛,顴大肌更活躍,下巴的肌肉帶動嘴角呈現(xiàn)出笑容。換句話說,他們的臉更開心,甚至心血管反應都不同。不發(fā)現(xiàn)益處,思考該體驗會導致典型的恐懼反應——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然而,思考了益處的人,心臟表現(xiàn)出照顧與友善反應,和感恩與聯(lián)結的生理相一致。
思維重置還轉化了情緒。2分鐘反思后,參與者感到了更少的憤怒,更多的快樂、感恩和寬恕。重要的是,他們感到更強的掌控感,這是發(fā)現(xiàn)好處能帶來的主要益處之一。另外的研究表明了這個變化是如何在大腦內(nèi)進行的。發(fā)現(xiàn)好處使左額皮質(zhì)更活躍,這部分大腦在樂觀驅動和積極應對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其他的干預措施屬于長期方式,像要求人們連續(xù)幾周每天書寫或反思一個困難狀況的益處?;加凶陨砻庖呤д{(diào)的成年人,比如紅斑狼瘡和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接受這樣的干預后,疲倦和痛苦都有所降低。干預前那些最焦慮的人,在身體健康方面改善最大。寫下患癌好處的婦女,匯報說痛苦減小了,而且后來與癌癥有關的醫(yī)療就診次數(shù)降低。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之前依賴逃避應對方式的婦女,比如否定與轉移注意力,痛苦程度極大降低。
另一項干預措施邀請那些照顧老年癡呆患者的家屬,每天用語音的方式記下積極的看護體驗。每個晚上,他們花1分鐘的時間,至少錄一件當天令人振奮的事。這項研究開始時,所有的護理人員都相當沮喪,堅持每日語音記錄的幾周后,他們的郁悶情況大幅改善??创o理工作令人振奮的一面,比投注精力做壓力管理,在降低沮喪程度方面效果更顯著。
在這些研究中,參與者最初都很困惑。他們甚至都懷疑那些指導語。你想讓他們寫下患癌癥的好處?照顧得老年癡呆的丈夫的益處?他們根本寫不出來,也說不出來。然而,每次干預,參與者都會感謝這個過程。最受益的,是那些陷于焦慮、逃避和抑郁的人??吹胶锰幉粫鉀Q困難的情況,但有助于平衡失望與希望。
盡管有證據(jù)表明,發(fā)現(xiàn)好處可以幫人應對局面,但這不是一個可以隨隨便便推薦給他人的方法。就像一個學生告訴我的,如果有人建議她從老公去世中發(fā)現(xiàn)好處,她會讓對方滾得遠遠的。我能理解。即使是治療師,我們也僅僅鼓勵他傾聽客戶提到的益處,不要試圖說服對方看到痛苦的積極面。
文章摘抄于:《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 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